成型滤波
升余弦滚降信号:以 $\pi /t$ 为中心,具有奇对称升余弦个月形状过渡带的一类的无串扰波形。其中滚降系数 $\alpha$ 介于0~1之间,$\alpha$=0 时为具有最窄频带的无串扰波形(奈奎斯特带宽),频带利用率最高但实际不可能达到。
升余弦滚降信号占用带宽 $B=(1+\alpha )f_s/2$,$\alpha$ 越大,传输频带越大,而波形振荡起伏越小,抽样时刻误差越小。通常取 $\alpha \geq 0.2$。
升余弦滚降信号:以 $\pi /t$ 为中心,具有奇对称升余弦个月形状过渡带的一类的无串扰波形。其中滚降系数 $\alpha$ 介于0~1之间,$\alpha$=0 时为具有最窄频带的无串扰波形(奈奎斯特带宽),频带利用率最高但实际不可能达到。
升余弦滚降信号占用带宽 $B=(1+\alpha )f_s/2$,$\alpha$ 越大,传输频带越大,而波形振荡起伏越小,抽样时刻误差越小。通常取 $\alpha \geq 0.2$。
雷达波形$u(t)$的自相关函数主瓣宽度越窄,其距离分辨能力越强。即若要时间(距离)分辨率好,应选择这样的信号,即它通过匹配滤波器后应该输出很窄的主瓣波峰。这样的信号或是具有很短持续时间的脉冲,或是具有很宽频谱的宽带波形。
瑞利时间分辨率:$\delta_t = 1/B$,或等效地,瑞利距离分辨率:$\delta_r = c/{2B}$。
多普勒频率分辨率:$\delta_{fd} = 1/T$,或对目标径向速度分辨率:$\delta_v = \lambda / {2T}$。
总结:
在课题组这儿画了好几块PCB了,感觉使用Candence画板这活完全就是经验性的工作。学习曲线陡峭,简直就是个阶跃函数,掌握了基础之后就是不断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技巧(为什么你这么熟练啊…)。画原理图的时候如果没有以前的参考还会相对复杂一点,要对照datasheet按照要求来连接逻辑关系,布PCB简直就是堆工作量了,经常陷入长时间布线停不下来,总想多做一些早点搞完,但是实际上已经累得头晕脑胀的毫无效率了(珍爱生命远离画板…)。
虽然这么说但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挺多的,这里把自己以前学习的小记和操作过程的思考记录下来,以后操作前先复习一下以免多次无意义的工作(没错 就是经常删了重布 删了重布)。
最近跟着调PCIE接口,要用Xilinx高端大气上档次的vivado开发环境,然而新入就是坑啊,泪目。
首先背景是,已有在其他电脑上可编译可仿真的工程,在我电脑2016.2版本vivado上可综合通过,但是联合modelsim仿真卡在compiling一步, 于是放弃2016.2版本,装了其他电脑一样的2014.4版本,结果就是漫无止境的填坑过程…
前一周准备开题,时间紧脑袋一热没有用ppt,转去用了sway,本来想的目的是不用去调效果、动画,结果不熟悉sway的组织结构,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试了很多次,最后演示的时候还因为图片大小问题没演示好。
这里把使用经验总结一下,以后再使用好复习。
这个星期在做硕士论文开题,中间刘老师提到了一句话,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大致意思就是:
论指标论好了,把选型和方案确定,就可以说一个项目做了一半了,剩下的就是结合细节去实现。
这让我对现在即将参与和之前负责的项目有了新的认识。自己以前就是个打杂工,老师已经确定下了具体的方案,自己照着去执行就行了,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,还自我感觉良好。
但是自己在上一个做的USB体制下的卫星模拟器时,就感觉到了任务指标与设计方案的重要性。自己半路从张老师手中接收过来,从画板子开始。结果板子画完自己写程序写到FPGA管脚分配时,发现7系列的FPGA的HR Bank和HP Bank的区别,特别是管脚电压与AD/DA/CLK芯片的不匹配,进一步又发现了供电电压也给错了…充分暴露了方案设计时的论证不充分,接着就调板子之后再改第二版,结果在第二版调试全部完成之后,发现AD前级缺少模拟AGC,接收功率动态范围根本达不到…
之前做的项目中有FM调制解调的算法,然后重新拾起通信原理来复习,惊奇地发现我脑子里记得FM信号表达式一直是错的…简直是再一次对不起学通信这个名号啊(我为什么要说又..)
首先我知道FM的频率表达式是$f=f_0+f(t)$,然后我理所当然地、头脑短路地认为FM信号表达式为$f(t)=A\cos[2\pi(f_0+f(t))+\theta]$。简直啪啪地打脸…完完全去去地错误,我还天真地以为这是正确的表达式好长一段时间。
正确的思路 应该是由频率表达式得出全相位表达式,进而得到余弦信号表达式。
首先知道瞬时角频率为$\omega_F(t)=\omega_c+K_F\upsilon(t)$
由于调频波在不同时刻的旋转角频率不同,则从$t=0$到$t$时刻所旋转的全相角为瞬时角频率在此时间间隔内的积分,即$\psi_F(t)=\int_0^t\omega_F(t)\,dt=\omega_ct+K_F\int_0^\lambda\upsilon(\lambda)\,d\lambda+\theta_0$
那么FM信号的表达式即$\upsilon_F(t)=V_{cm}\cos[\psi_F(t)]=V_{cm}\cos{\omega_ct+K_F\int_0^\lambda\upsilon(\lambda)\,d\lambda+\theta_0}$
本科时学习通信原理就接触了超外差式(superheterodyne)接收机,也知道超外差式接收机的原理和框图,现在做了一些相关项目对此类功能也是熟悉了很多,但就是从来没去关注过为什么叫做超外差这么个奇怪的名字。
这两天赶硕士论文开题,补《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》,在雷达接收机章节中又看到这个词,才重新细细思考起这个词儿,然后突然觉得自己简直对不起学通信这个名号…连超外差这个词过了几年才明白。
首先从这个词的起源说起,超外差来源于外差(heterodyne),引用百度百科上的说法
heterodyne(外差原理)来自于希腊语的词根hetero(不同的)和dyn(功率)。
外差法的英文原意应该是 “不同频率信号作为驱动力的方法”, 用汉语可凝练成 “异频驱使法”, 再进一步, 就变成 “外差法” 了. 这个从外差法专利文档中也可以得到印证, 其在最后的保护范围声明中, 斐德森一口气开列了 9种情况, 核心内容都是”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频率的信号相作用产生新的频率的方法”。
也就是说本质是利用两个频率混频之后的结果得到所用信号的频率。一个词总结就是频谱搬移。
尼玛原来频移的技术是这么引入进来的,我现在做的硬件很多都在搞上/下变频、升/降采样,都跟着玩意儿有关,搞了这么久才知道精髓原来就是外差…
最近做的项目是基于USB体制下的相关算法,于是找了些资料把这个体制给了解了一下,在此做一下总结。
USB(Unified S Band)全称统一S波段测控体制,最早是由美方提出并在1966年用于“阿波罗”登月计划,为解决原测控网中多种频段设备的复杂、电磁兼容性差、作用距离不够等问题缺陷,将跟踪测轨、遥控、遥测综合为一体,为测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[1]。
到1979年,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决定以S波段作为空间业务频段以后,更促进了USB的进一步发展。到了80年代,USB又被纳入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(CCSDS)标准,并已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共同接受,为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,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按此建造统一S波段系统,使USB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。世界上各航天国家如:中、美、前苏联、法、日、德、巴、印以及国际航天组织(如欧空局、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,亚州卫星通信组织)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USB和UCB(统一C波段)测控系统,使统一载波测控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地球上。
在找到的一篇ccsds介绍中提到了我国最早应用USB体制的卫星[2]:
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航天测控系统开始采用统一S波段测控体制(USB),在射频与调制的物理层采用了CCSDS标准,与此同时我国也在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上研究采用CCSDS标准。1999年5月10日发射的实践五号卫星,在我国是第一个采用 USB测控体制的航天器,也是第一个采用CCSDS-AOS高级在轨系统标准的航天器。此后我国与欧空局合作的空间科学探测项目“双星计划”的两颗卫星“探测一号”和“探测二号”卫星的数传数据不但完全采用CCSDS-AOS高级在轨系统标准,而且向CCSDS组织正式申请了飞行器识别符。
测控通信系统是卫星系统的五大系统之一、载人航天系统的七大系统之一,完成对飞船的测轨、遥控、遥测、话音通信和电视传输等重要作用[3]。
对于遥测、遥控、测速等概念可参考文献[4]。
国际上对于航天测控定义为:“Tracking, Telemetry&Command”(缩写TT&C),中文通常称“跟踪,遥测及遥控”。
之前伪恋看了一集就弃掉了,最近重新拾起来觉得这n角恋还挺好玩的,补了动画补漫画,结果进了marika线简直停不下来啊!我觉得marika简直是这里面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了,人妻属性点满、逗逼属性点满,努力有觉悟。啊!~~~老夫的少女心…⁄(⁄ ⁄•⁄ω⁄•⁄ ⁄)⁄…. (੭ु≧▽≦)੭ु